期货的杠杆是多少 兴业证券首席经济学家王涵:中国为全球提供了宝贵的确定性
兴业证券首席经济学家 王涵期货的杠杆是多少
4月2日,美方以“对等关税”为由,发起新一轮贸易保护行动,宣布美国对贸易伙伴加征10%的“最低基准关税”,并对部分贸易伙伴课以更高关税。这种单边主义行径,直接冲击全球产业链与供应链的稳定,暴露出其对多边贸易规则的系统性漠视,严重损害了相关国家的正当权益。
面对外部压力,中国及时给出了反制措施,并已以“组合拳”式政策体系构建了防护网。4月4日,中国接连表态并发布反制行动,采取了对美进口商品同样加征34%关税、将16家美国实体列入出口管制清单等一系列措施。今年以来,中国持续推动一揽子稳经济政策落地,通过财政、货币、产业等“组合拳”协同发力,为经济回升注入强劲动能。在财政端,超长期特别国债与地方专项债聚焦“两重”“两新”领域,支持设备更新、基建投资和消费以旧换新,2025年新增3000亿元特别国债用于消费以旧换新,带动家电、汽车等大宗消费回暖。货币政策转向“适度宽松”,央行明确表示将根据经济金融形势择机实施降准降息措施,综合运用多种货币政策工具,保持市场流动性充裕,助力实体融资成本下降。同时,政策着力稳定楼市股市,因城施策调减限制性措施,加力实施城中村和危旧房改造,并通过推动中长期资金入市机制提振股市信心。外贸领域加速共建“一带一路”项目落地,海关推出16条稳外贸举措,巩固产业链韧性。随着政策的系统集成与精准发力,中国经济正以“稳中求进”之势,夯实增长基础,为高质量发展积蓄能量。
在宏观经济和金融市场层面,中国拥有充足的政策储备。财政政策方面,2025年财政赤字率安排4.0%左右,同时通过新增超长期特别国债和扩大地方专项债,形成“基建+消费”双轮驱动的稳增长格局。货币政策延续适度宽松基调,并通过结构性工具,定向支持科技、绿色和普惠金融,推动融资成本下行。金融市场风险防范上,通过中长期资金入市、并购重组制度改革等稳定资本市场。这些政策储备既涵盖逆周期调节,又注重结构性改革,形成“总量稳增长+结构优动能+底线防风险”的立体框架,为经济高质量发展提供持续动力。
中国的经济实力,无论是硬实力还是软实力,相较于8年前都有明显增强。在硬实力方面,中国制造业已形成“全门类、大体量、深集群”的绝对优势:2023年制造业增加值占全球比重达28.8%,超过美日德三国总和;全球500种主要工业产品中,220余种产量位居世界第一。完整的产业链集群不仅支撑着国内超大规模市场,更通过货物贸易额全球第一的优势,成为稳定世界经济的“压舱石”。这种工业实力的提升,为参与全球产业链重构、推进共建“一带一路”产能合作提供了坚实基础。在软实力维度,2024年以来,文化自信与科技突围多点开花。文娱领域,《黑神话:悟空》以2800万份的销量刷新国产3A游戏纪录,《哪吒之魔童闹海》凭借超150亿元票房跻身全球影史前五。科技创新方面,DeepSeek-R1与千问QwQ-32B的出现,改变了全球对AI发展的预期,重塑全球AI竞赛格局。值得注意的是,美国的技术封锁反而激发了中国的内生动力——2024年中国STEM毕业生超500万,研发投入强度提升至2.68%,形成人才与投入的“双轮驱动”。当前,中国“硬实力托底、软实力破局”的组合拳,显示出中国经济实力相较于8年前的显著提升。
中国为全球提供了宝贵的确定性,这一确定性源自稳定的政策框架、完整的产业体系以及超大规模市场优势,成为中国经济与金融市场长期稳健发展的根本基石。短期内,市场或许会经历阶段性波动与结构性调整,但从长远战略视角审视,中国经济发展的稳固基本面与持续向上的趋势正愈发清晰,这将有助于进一步消解部分群体中存在的悲观预期。相应地,随着中国经济发展质量的稳步提升,资本市场的估值回归进程也将在螺旋式上升中逐步实现。值得关注的是,中国资产质量正处于持续优化进程中,其对国际资本的吸引力也在与日俱增。在此背景下,投资者既要正视短期挑战与不确定性,更需坚守战略定力、坚定发展信心——短期来看,中国金融市场向上修复动力增强,下行空间相对可控;中长期维度上,市场的独特优势必将得到更充分的彰显。
校对:祝甜婷期货的杠杆是多少